2025 年十大美剧口碑两极封神:有人封神有人骂,这 3 部让观众吵翻!
2025 年 3 月,漫威新剧《夜魔侠:重生》在 Disney + 上线,烂番茄新鲜度 84% 与观众评分 9.4 分的巨大反差,揭开了美剧市场的残酷真相 —— 在 "诸神黄昏" 的竞争格局下,没有永远的神作,只有不断被颠覆的审美。
2025 年 3 月,漫威新剧《夜魔侠:重生》在 Disney + 上线,烂番茄新鲜度 84% 与观众评分 9.4 分的巨大反差,揭开了美剧市场的残酷真相 —— 在 "诸神黄昏" 的竞争格局下,没有永远的神作,只有不断被颠覆的审美。
这部火爆全网的《混沌少年时》之所以能从“青少年题材剧集”中脱颖而出,成为神作,有两个特点。
Apple TV+心理惊悚剧《人生切割术》以27项提名强势领跑,成为本届最大热门;HBO犯罪剧《企鹅人》以24项提名紧随其后,而Apple TV+喜剧《片厂风云》与HBO《白莲花度假村》均斩获23项提名,并列第三。
1905电影网讯当地时间7月15日,2025第77届艾美奖入围名单公布,《人生切割术 第二季》以27项提名领跑,《企鹅人》获得24项提名,《片厂风云》、《白莲花度假村 第三季》各获23项提名,引发全球收看热潮的《混沌少年时》则有13项提名。
1905电影网讯当地时间7月15日,2025第77届艾美奖入围名单公布,《人生切割术 第二季》以27项提名领跑,《企鹅人》获得24项提名,《片厂风云》、《白莲花度假村 第三季》各获23项提名,引发全球收看热潮的《混沌少年时》则有13项提名。
昨天晚上,一年一度的美剧盛宴,艾美奖公布了他们的提名名单。又有一大堆年度热门的好剧获得了提名。
今年美国电视艾美奖提名公布。Apple热剧《人生切割术》27提领跑,DC超级英雄题材限定剧《企鹅人》以24提紧随其后,好评新剧《片厂风云》和表演项提名大户《白莲花度假村》都入
今年美国电视艾美奖提名公布。Apple热剧《人生切割术》以27提领跑,DC超级英雄题材限定剧《企鹅人》24提,好评新喜剧《片厂风云》(马丁·斯科塞斯凭客串首提表演奖)和表演项提名大户《白莲花度假村》都入围23项。Netflix的《混沌少年时》也提名多项,15岁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每一集都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真的太牛了!从警察清晨破门而入逮捕13岁的杰米,到后续的警局审讯、学校调查等情节,镜头就像一双隐形的眼睛,紧紧跟随着角色,毫无间断。没有剪辑的跳脱感,让我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紧张压抑的世界
这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剧集,以其一镜到底的拍摄、精彩紧凑的剧情、全员在线的演技,成为无数观众心中年度必看英剧。
这部短短4集的英剧,不仅凭借深刻议题与剧情张力,成为许多观众的“年度最佳”候选,更以惊人的数据证明了其热度——
本届哥谭电视奖的最大赢家,带着三个奖项回家,包括最重要的最佳突破限定类剧集奖。
《混沌少年时》是一部只有四集的挪威限定剧,但一上线就被称为2025年的现象级黑马。它不玩花活,但拍法很狠,全剧一镜到底,沉浸感极强,每一场对话、每一个眼神都像贴着观众脸上发生。
青春,是一个人经历的第一次战争状态。而这种战争状态的最高形式,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也因此,青少年犯罪影视作品,本该是最能反应出人性复杂性的片种之一,也是最容易具有社会学深度的片种之一。
传统上,杰出限定剧奖每年都是艾美奖的首要角逐之一,通常会吸引顶级电影制作人和大牌影星,他们将以4-10集为单位讲述最精彩的故事(如果幸运的话,预算也足够)。与其姊妹奖奥斯卡奖一样,许多主要竞争者通常会等到评选期结束才首映,以便让评委们记忆犹新。
在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革新生产力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并渐从纯粹的产能迭代演变为文明的去向。这场革命在创造指数级财富增长的同时,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冲击着旧日的生产关系,新气象所伴生的新问题不容忽视。
两部近期热门高分英剧,不仅让看过的观众激情安利,还做到了真·与现实联动——
Netflix出品的高分英剧《混沌少年时》第一季3月份播出已经过去快两个月的时间,现在才有机会来梳理一下内心的感受。网上关于这部剧的谈论也有很多。这部四集短剧给人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力不小,因为我们都是从那个十三四岁的年纪走过来的。该剧的英文名字Adolescen
我见过因为父母限制孩子使用手机而对父母破口大骂的,也听闻过由于沉迷网络而导致抑郁症的(相关性)……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和研究者针对儿童以及青少年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表示出严重的担忧,而且不断有统计研究数据表明,智能手机——或者说主要是以此类产品衍生出
Netflix英剧《混沌少年时》以13岁男孩杰米(Jamie)的杀人案件为切口,撕开了当代青少年隐秘的生存困境——他们正经历着一场比荷尔蒙更汹涌的「身份认同地震」。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防御机制、家庭代际创伤及社交媒体对道德内化的冲击等多重心理学角度